2018-03-28 16:23 物聯網 產業(yè)規(guī)模
中國工信部副部長羅文表示,中國物聯網(IoT)產業(yè)在2017年的產值已超過9300億元人民幣(合1420億美元),高于2009年的1700億元。
IoT是通過傳感器和數據交換,將更多的日常用品和電器、可穿戴設備和車輛以及工業(yè)設備實現互聯網平臺上相互連接的概念。羅文在無錫世界物聯網博覽會上表示,中國的物聯網業(yè)務正迅速增長,平均年復合增長率超過25%。他認為,龐大的國內市場,全國完整的產業(yè)鏈和全球最大的移動通信網絡,不難看出中國在物聯網技術的某些子行業(yè)處于領先地位;特別是考慮到政府的支持計劃。羅文表示,政府將支持建立一批科技中心和實驗室,共同開發(fā)技術,還將進一步推廣到農業(yè)、醫(yī)療、環(huán)保、物流等領域。
科技部副部長王志剛則表示,中國正在努力制定設備通信的國際標準,這種參與能獲得相應的回報。近年來,物聯網嵌入了越來越多的設備,應用也在飛速發(fā)展。波士頓咨詢集團今年早些時候發(fā)布的研究報告估計,到2020年,對物聯網技術、應用和解決方案的B2B支出將達到2670億美元。IHS報告稱,2015年物聯網設備約為154億臺,這一數字到2020年將增長到307億美元,2025年增長到754億美元。英特爾對這個市場的預測更大膽,它預測2020年對于物聯網來說是一個真正的爆發(fā)年,全球將有2000億個物聯網設備——平均每個人幾乎有三臺設備。
作為物聯網領域的重要板塊,移動支付在中國發(fā)展迅猛,目前已領先全球。近日,國外調研機構Ipsos公布了一項移動支付的調查報告,報告顯示中國移動支付普及率全球第一,普及率為77%,印度為76%、印尼為67%、韓國為64%,而日本在亞洲地區(qū)普及率最低,僅為27%。
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說:(1)人類開始進入數據時代。從國家傳感網開始,到云計算、大數據、智能物流、物聯網,再到現在的人工智能,雖然說概念有很多,但是核心依然是一個方向,即人類將真正進入到數據時代。
(2)物聯網的核心不是“物”而是“連”。如果沒有網絡將物連接起來,沒有智能化數據處理能力,那么物聯網將失去價值。
(3)人工智能并不可怕。在下圍棋中,Alpha Go打敗人類并不值得沮喪。機器能夠做很多人類做不到的事情,那才是了不起的東西,機器做人做得到的東西,其實沒什么大不了。
(4) 數據將成為重要的生產資料。大數據的發(fā)展離不開互聯網、大計算以及云數據三大要素。作為技術的變革,大數據時代數據將成為重要的生產資料,在此基礎上發(fā)掘價值。
(5)迎接新模式新變革。去年云棲大會上提出的新零售、新制造、新金融、新技術、新能源,本質上是迎接“新”的變革,物聯網時代依然如此。
(6)不要拘泥現在,勇于探索未來。對于每個人而言,未來都是未知的。今天的成功是昨天的決定。物聯網時代充滿無限想象空間,需要勇于探索的精神。
(7)從IT走向DI,即Information Technology走向Data Technology,我們必須學會分享,因為數據必須打通,智慧必須連接,文化必須溝通。